大数据中的第三方数据(2):TO B企业及员工的大数据

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做TO B行业的企业及员工的大数据。国内有一些公司的产品提供类似的TO B营销服务。简单的讲,这些大数据号称包含国内大部分企业及相关员工的联系信息,如果有从事TO B业务的企业,可以在这些大数据平台上,按行业类别和关键词去寻找相应的企业,并且可以找到合适的能联系的员工。


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类大数据。一是这些大数据从何而来,质量怎么样?二是这些大数据服务模式是怎么样的,这些模式是如何变化的?

这些企业大数据信息基本上来自四个大类:1)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,通过爬虫获取,并按照企业整理分类入库;2)名片信息,有专门的线上名片业务,将名片信息处理后整理入库;3)招聘类的简历信息,通过某些合作或者爬虫,对简历信息进行采集,按照企业整理入库;4)可能存在异业数据合作,按企业整理相关的联系信息,再整理入库。从这些数据来源来看,显然数据覆盖度和新鲜度都无法保障数据的质量。我们可以分析来看,爬虫获取的信息无法更新最新的信息,并且一般该类员工大都是企业的销售。名片信息比爬虫获取的信息准确,且结构完整,但是能用某类线上名片业务的只占很小的比例,覆盖度有一定的问题。招聘信息和异业合作,同样存在覆盖度和新鲜度的问题。当然,有肯定比没有好,对TO B领域的企业确实提供了某种触达潜在客户的方式。

这类大数据平台对外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经历过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,和运营商数据服务类似,通过平台,按照行业分类和关键词,找到某类企业后,利用该平台拨打该企业有联系方式的员工电话,通过销售的话术,找到潜在的客户。商业模式是按照电话时长收费。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该类服务的风险和局限。一是数据隐私是否合规,二是骚扰电话存在问题。因此,经过最近两年的发展,该类服务都进化到第二个阶段,该阶段有一个专业的名称,叫ABM(Account Based Marketing)基于客户的营销。具体做法是,触达的方式不是拨打存在风险的骚扰电话,而是通过邮件、短信、广告等多种营销方式,让潜在客户填写着落页表单(CPA),从而获取有效线索,再进行针对性的电话营销。而获取定位潜在客户群体的方式有两种:一是通过行业分类以及关键词;二是可以上传已经是你公司客户的列表,让平台建模找到更大范围的相似企业或客户。对这些列表进行多渠道营销,获取潜在客户的表单信息。我们可以发现,这种做法有效的规避了数据安全法规的风险,属于大数据精准营销范畴。

智子云的智效营销云平台上,对于合规的第三方大数据,我们都通过接口集成了此类平台的服务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用户减少技术及时间成本,以提升营销效率。